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学院装备制造支部“无微不'制'”团队 赴清华大学调研交流

发布时间:2024-04-10 14:18 浏览: 次 来源:智能制造与交通学院

 近日,学院装备制造支部“无微不'制'”团队前往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调研交流电子机械制动(EMB)系统项目。清华大学教授张俊智团队成员孙东升博士接待了学院一行。学院副院长黄崇富、西部智车(重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孔德聪及项目相关成员参加交流。

黄崇富一行首先参观了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学习并探讨了清华大学正在实施的智能电动底盘项目。孙东升介绍,电子机械制动系统融合了电子控制技术和机械制动系统,为车辆提供了更高效、智能的制动解决方案,而智能电动底盘项目是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的一个重要研发和实验载体。孙博士重点讲解了智能电动底盘的内涵、外延与属性及其关键技术的发展。他指出,通过设计可以优化整车能源利用效率,克服传统液压制动系统中存在的制动延迟,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零部件的摩擦和磨损,从而减少维护成本等。听取介绍后,黄崇富表示,智能电动底盘项目为巩固和保持我国在智能车辆与绿色交通领域的优势地位实现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希望今后双方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高技能人才培训等方面有更深入广泛的合作,实现共享发展。

本次调研交流加强了学院与清华大学的联系,为后期校校合作、校企深度合作夯实了基础,对提升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装备制造党支部“无微不'制'”团队:新一代全电控干式制动让无人小车实现“最高效”刹车。

随着整车电动化、智能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制动系统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响应速度更快、控制精度更高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市场上无人智能小车制动系统响应时间慢、集成化程度低、维护成本高等问题,“无微不制”创新团队研发了新一代全电控干式制动系统。

项目创始人雷宇豪拥有6年嵌入式开发经验,是一名电子专业设备调试技师,他在公司实习进行无人小车制动系统装配的时候发现了制动系统需要定期维护的问题,入学后加入游青山技能大师工作室并进行智能控制技术的学习。2021年9月,他随老师去清华大学学习交流中了解到乘用车全电控干式制动系统,于是产生了将这种制动系统移植到无人小车上的想法。在清华大学及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支持下,他组建了团队开始研发全电控干式制动系统。团队在工作室老师和西部智车创始人孔德聪总经理等人的支持和帮助下,克服了机械结构设计、关键零部件设计等技术瓶颈,完成减速增扭结构、无夹紧力传感器控制算法、多重冗余等设计,设计出样机。随后多次在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学习交流,完成80余次虚拟仿真与实地测试,最终完成产品设计。目前,项目已通过专业的质量检测和科技查新,获得5项专利。

为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见实效,装备制造支部党员教师积极与西部智车(重庆)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国兆科技有限公司、重庆齿箱科技有限公司等洽谈并达成合作。未来,团队将谋求与更多企业精准对接,实现深度合作,拓宽无人小车线控制动市场,团队也将进一步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保持高效能、高质量、绿色可持续发展,为线控行业的发展提供助力。